网站首页 > 河南新闻 > 三门峡新闻 > 湖滨区新闻 >

湖滨区:文化塑民风旅游帮民富

[摘要]□刘亚琴 王洋 “十二五”即将结束,“十三五”转瞬而至,站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时空交替点上,我们回眸凝视湖滨文化旅游这五年—— 一张徐徐展开的画卷上,映照着全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探索发展文化旅游事业的信念和情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

□刘亚琴  王洋
  “十二五”即将结束,“十三五”转瞬而至,站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时空交替点上,我们回眸凝视湖滨文化旅游这五年——
  一张徐徐展开的画卷上,映照着全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探索发展文化旅游事业的信念和情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化引领彰显成效、乡村旅游扬帆起航……五年来,全区上下用务实和创新铺陈着画卷的底色,用努力和开拓渲染着文化旅游发展的瑰丽画卷。
  注重基层,强化基础,力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近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认真落实各项文化惠民政策,坚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2012年,我区通过省级文化先进区复核验收,继续保持“河南省文化先进区”称号。2013年,崖底街道岗上村农家书屋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农家书屋示范点”;2013年、2015年,区文化馆分别被省文化厅评为“河南省先进文化馆”。
  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日益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五年来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区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10个,文化大院47个,社区文化活动室25个。
  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我区认真落实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文化资源共享、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文化惠民工程”,2012年在全市首家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此后每年由群众“点菜”,政府采购补充群众需要的图书报刊,切实促进农家书屋作用发挥;建成网络终端,实现文化资源工程网络“全覆盖”;放映公益电影3000余场,送戏下乡200余场,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生活。
  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免费开放。我区每年足额拨付免费开放资金,保证文化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2012年投入资金改造区文化馆,20多种免费文化服务项目受到各界一致好评;与三门峡图书馆合作建成湖滨区公共图书馆。近年来,区文化馆累计服务群众10万人次,区公共图书馆接待读者达到6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广泛参与,突出引领,力推文化活动品牌化
  我区把打造各类文化活动品牌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11月22日《河南日报》一版头题刊发《湖滨区基层文化鼓励群众唱主角》,对我区在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让群众更多更公平享受公共文化建设成果,凝聚向上向善力量方面进行了报道。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影响广泛。我区积极打造“南山放歌”“北岭炫舞”“西市奏乐”“东城擂鼓”“广场献艺”“公园联赋”“影戏下乡”“文化社区”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区财政拿出专项资金进行奖励和补贴。目前,全区有各类以群众为主体的文艺团队60余支,涵盖了舞蹈、戏曲、健身操、合唱等多个艺术门类。2014、2015年成功举办了“中流砥柱”中国(三门峡)黄河大合唱艺术节,2015年5月20日,“中国合唱协会(三门峡)合唱基地”授牌,三门峡成为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八个获此称号的城市,带动群众文化活动整体水平的提升。目前,群众文化活动逐渐深入人心,形成了广大群众踊跃参与的热潮和良好氛围,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书香湖滨”文化品牌日益彰显。为进一步推进“书香湖滨”主题文化活动扎实开展,我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所有文化设施作为全民阅读的主阵地向群众免费开放,各级图书馆(阅览室)专门配备老花镜、放大镜等方便老人阅读,暑期假期开设青少年图书专区、提供绿色上网吸引广大青少年走进图书馆;不时组织读书论坛、读书讲座、读书研讨会、读书演讲比赛等群众性读书交流活动,进一步倡导全民阅读。2015年,我区举办“国学经典吟诵会”、首届读书文化节,进一步扩大“书香湖滨”的品牌影响力。
  “楹联文化”活动品牌亮点频现。我区作为“中国楹联文化区”,通过抓教育培训、扩大创作队伍、实施楹联景点建设、举办国家赛事等一系列措施,扮靓楹联文化品牌。五年来,我区陆续建成楹联文化景区、楹联文化社区、楹联文化街、廉政楹联文化机关和楹联教育培训基地60余个;创办了《中华楹联报》,建立了楹联学会网站,使湖滨区的楹联文化和全国形成互动。
  创新融合,强化培育,力推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化
  文化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为壮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区着重在融合创新、培育扶持上下工夫。
  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壮大。目前,全区基本形成文化市场、新闻出版、影视制作、文艺演出、广告会展、印刷包装、工艺美术和休闲娱乐等八大重点文化产业体系。2015年投资8000万元建成了南山古玩城;成立黄河金三角文化产业发展联盟,加强豫晋企业之间信息沟通、合作交流。把三人形象策划、虢国雕塑、香山红叶饮食娱乐、金玫瑰饮食娱乐、胜源家庭农场等一批文化旅游企业作为龙头,予以重点培育和扶持。“十二五”期间,先后有4家企业被命名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全区共有文化旅游产业企业500余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文化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升。
  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十二五”期间,我区以实施“百千万”旅游富民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壮大。2015年,野鹿山庄、胜源家庭农场、枣园山庄、金色田野、古窑饭庄获得国家旅游局金牌“农家乐”称号,胜源家庭农场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称号。目前,初步形成了沿黄、岗上、310国道沿线三条相对集中的休闲旅游观光带。2015年,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促进湖滨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十三五”期间乡村旅游发展理清了思路、明晰了方向。
  统筹兼顾,齐头并进,力推各项工作整体提升
  非遗保护卓有成效。目前,全区有非遗项目42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11个。为了鼓励非遗传承,今年首次争取到非遗保护政策性资金15万元,对省级非遗项目“黄河号子”进行抢救保护,将组织人员传唱、编排节目,重现黄河号子画面。与此同时,大力开发陕州糟蛋、黄家烧伤药膜等特色产品,使传统的非遗项目实现活态化传承。
  项目建设持续开展。近年来,我区加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策划包装,制作《湖滨区文化旅游招商指南》等,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招商,并向社会发布文化旅游招商项目,利用各类平台进行宣传推介。
  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为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我区成立了各种行业协会组织,努力培育和造就书画创作、楹联诗词创作、剪纸创作、摄影艺术等方面的文化领军人物,提升湖滨文化的影响力。
  触摸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脉搏,湖滨文化旅游与时代同频共振;伴随国家发展文化旅游的东风,湖滨文化旅游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五年来,湖滨区文化旅游事业踏上新征程,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展示出与时代发展同向而行的强大正效应。展望未来,湖滨文化旅游必将与时俱进,在更好满足和服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贡献率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希望与挑战并存的新起点,湖滨文化旅游的磅礴画卷将延伸延展出更多的姹紫嫣红……

《湖滨区:文化塑民风旅游帮民富》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x.yuduxx.com/hubin/{30410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